|
摘要:
規模領跑:中企占據越南外資機電市場30%份額
截至2024年初,越南已匯聚400-500家中國五金機電制造企業(含子公司、合資工廠及貿易機構),占該國外資五金機電企業總量的近三分之一。近五年來,受中美貿易摩擦及越南勞動力成本優勢(最低工資僅為中國50%)驅動,新設企業數量以年均超15%的增速持續擴張,彰顯中國制造鏈東南亞轉移的強勁勢頭。…
|
規模領跑:中企占據越南外資機電市場30%份額
截至2024年初,越南已匯聚400-500家中國五金機電制造企業(含子公司、合資工廠及貿易機構),占該國外資五金機電企業總量的近三分之一。近五年來,受中美貿易摩擦及越南勞動力成本優勢(最低工資僅為中國50%)驅動,新設企業數量以年均超15% 的增速持續擴張,彰顯中國制造鏈東南亞轉移的強勁勢頭。
戰略卡位:70%企業扎堆越南北部,打造“河內-海防”產業走廊
中國企業在越南形成“北核心、南協同” 的立體化布局,北部聚集區(占比70%),聚焦河內、海防、北寧、北江、海陽等戰略省份,依托三大優勢:
●供應鏈高效聯通:毗鄰中國廣西/云南陸路口岸,原材料輸入便捷;
●產業鏈深度整合:坐擁三星、佳能等國際巨頭建立的電子/汽車配套生態;
●港口樞紐支撐:北方第一大港海防港保障全球物流效率。
南部樞紐區(占比30%):覆蓋胡志明市、平陽、同奈等經濟腹地,直觸消費市場并享有胡志明港、蓋梅港出口便利。
龍頭標桿項目:如江蘇通潤(海防廷武工業區,工具箱柜)、巨星科技(海防Deep C工業區,手工具)、泉峰控股(北寧VSIP工業園,電動工具)、拓邦股份(平陽新加坡工業園,電機控制器)、東方精工(同奈龍城工業區,機電設備)等龍頭企業均已成功落地。
產品矩陣全覆蓋:從基礎工具到高端部件,主導產業鏈關鍵環節
中國企業已構建完整的五金機電產品體系,全面滲透越南制造核心領域:
重金投入:頭部企業超億美元押注,設廠模式靈活多元
投資規模分級躍升:
今中小企業:初期投入通常在500萬至2000萬美元,主要用于建立組裝線和倉儲基地,
頭部企業:單廠投資屢突破1億美元大關(例如巨星科技海防工廠總投資達1.5億美元)
落地模式因地制宜:
獨資建廠:大型企業傾向于自主建設專屬產業園區(如江蘇通潤模式)
合資共贏:積極與越南本土伙伴(如POKA集團)建立深度合作關系。
輕資產運營:中小企業普遍選擇租賃VSIP、Deep C等成熟工業園的標準廠房。
政策紅利:構筑投資“黃金賽道”
越南政府為中國投資者提供了極具吸引力的政策環境:
●市場準入突破:《越南-歐盟自貿協定》(EVFTA)生效,使符合原產地規則的出口歐洲產品享有零關稅待遇。
●稅收激勵強勁:尤其在北部“河內-海防”經濟走廊,推行力度空前的“4免9減半”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(即前4年全額免征,后續9年稅率減半征收)。
●集群化發展加速:在越南中國商會五金機電分會主導下,北江省產業集群正加速建設,有力推動供應鏈配套本地化進程。
投資展望:搶占高附加值賽道,共享千億市場紅利
隨著越南《2021-2030機械工業發展戰略》落地,中國企業的布局正從基礎制造向智能電動工具、新能源機電部件等高附加值、高技術領域加速升級。供應鏈本土化(當前原材料30%依賴中國進口)與環保技術升級(如ISO 14001認證)將成為未來十年突破方向。
供應鏈本土化與環保技術突破,將催生千億級市場新機遇。值此全球投資者借力中國企業的成熟布局,共享越南成本優勢、政策紅利及產業集群輻射力,共同打造東盟高端制造新極之際,第二屆越南國際五金機電暨工具、緊固件博覽會(HE EXPO 2025),將于11月12日至11月15日在越南首都河內市VEC博覽中心隆重舉辦。五金機電博覽會將以"制造互聯?五金為鏈"——聚焦五金工具與機電設備產業的智能化升級與國際供應鏈接駁,推動五金機電產品跨境流通,打造集技術展示、貿易對接、產學研合作于一體的區域性行業盛會。
|